5月11日

第35届大连马拉松赛在东港商务区鸣枪起跑

赛事期间

公交和地铁作为重要的公共交通保障力量

从行车安排、设备维护

站点服务、安全保障等多方面精心部署

确保了运动员及乘客安全、有序出行

为赛事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01公交方面

公交方面临时开通4条运动员专线,覆盖会展中心地铁站、华南广场沃尔玛前、兴工街机车商厦门前及桃源街地铁站,为参赛选手提供直达赛道起点的便捷通道。在比赛期间,针对72条公交线路进行了调整,9条线路暂停运营,安排数百名工作人员在各条线路临时首末站现场指挥。

各汽车分公司智能调度中心时刻观察各线路的运营情况,根据现场实时状况,调整车隔,调配车辆。同时,在增加运营配车的基础上,汽车五分公司组织党员干部和青年志愿者队伍在重点路段、站台进行站岗维乘,维持乘车秩序,对驾驶员进行安全叮嘱及乘客引导工作,保障市民在马拉松赛期间正常出行。


02地铁方面

精准调度,跑出运营“加速度”

为满足马拉松期间运动员及市民乘客出行需求,比赛当天,大连地铁1、2、3、5号线均提前近1小时投入运营,各车站自4:40分陆续开站运营,地铁1号线加开13列次载客列车;2号线加开2列次载客列车,赛事特定时段,最短行车间隔缩短至4分钟,累计运送马拉松运动员近6万人次。

提前投入运营的早班车驾驶员均提前1小时到岗,领取行车备品,对列车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运行安全。地铁3号线司机王迪自豪地说道“这是我第5次参与马拉松赛事的保障工作。尽管任务艰巨,但能为赛事顺利进行贡献力量,我深感荣幸与自豪”。各指挥调度中心通过智能调度系统实时监控客流变化,动态调整运力配置,实现运输效率最大化。

温情服务,打造暖心“家驿站”

地铁3号线大连站组建“马拉松服务先锋队”,在站厅显著位置设置“马拉松出行补给站,配备急救药品等物资,为参赛选手提供能量补给,并设置“爱心接送”点,为有需要的乘客提供帮助;

地铁1号线西安路站在客流高峰时段,通过动态监控、强化疏导、开启“绿色通道”、灵活调整客运组织措施等方式,有效缓解进出站压力。同时各线路车站加强与驻站民警的沟通协作,组织广大员工到重点车站进行维乘,在出入口、换乘通道等关键点位,为参赛选手和观赛市民提供路线咨询、道路指引等服务,加强宣传和疏导。

地铁5号线联合党团组织、志愿者团队及公安系统构建“三级联动”保障机制,提前完成青泥洼桥站、大连站等8个重点站的设施检查与人员培训。赛事前夕,25名党团员及志愿者凌晨4:30全员到岗,完成分流导引设施布设、票务系统调试及应急物资储备。

各车站增设“马拉松爱心驿站”,配备医用急救包、电解质饮品、能量补给食品及移动卫生间指引服务,并开通“绿色快速通道”,持赛事号码布的选手可经边门免检通行。此外,安检、安保与地铁公安部门联合成立“现场指挥中心”,于客服中心、闸机口及站台层部署双倍人力,实现客流引导、秩序维护与突发事件响应的无缝衔接。

马拉松的温情不止于赛道,更在于每一双随时准备伸出的援手。上午9点40分左右,刚完成半程马拉松的一名女士运动员,准备从地铁1号线会展中心地铁站B口进站时,突然因左右腿肌肉剧烈痉挛跌坐在地。正在B口维乘的地铁工作人员反应迅速,立即扶住女乘客,并用对讲通知工作人员送来轮椅,方便乘客休息。经过不断的拉伸按摩,安抚乘客情绪,大约20分钟后乘客有所缓解,慢慢站立起来恢复行走,乘客对此深表谢意。

毗邻赛道的劳动公园站作为服务亮点站点,工作人员以专业化、人性化举措受到参赛跑者点赞。当日午后,两位完赛跑者刚步入站厅,便迎来工作人员的热情祝贺:“恭喜您顺利完赛!辛苦了!”随后,站务人员主动协助其寄存行李,并邀请合影记录荣耀时刻。跑者感动表示:“从快速通行到暖心问候,大连地铁5号线的每一个细节都让我们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热情与包容。”此类暖心场景在多个车站同步上演,充分展示地铁服务与城市文明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