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2025-01
一列地铁有多少个轮子
一列地铁有多少个轮子 车轮是人类在搬运东西的劳动实践中发明并逐渐完善的。在原始社会,人类祖先以采集和打猎为生,开始时,获取的食物有限,轻而易举地就能随身带回来。慢慢的,东西多了,搬运起来越来越费劲。于是,有人就想出了办法,从地上拣了几根折断的粗树枝,用藤蔓将它们连接在一起,然后把猎物放在上面,双手抓住两根长树枝拖着走,这比用肩扛、用背驮轻快多了。也有人想到用一根木棒,一端扛在肩上,另一端置于地上,把重物吊在木棍中间拉着走,这也比用手搬运省力。还有人把两根棍并排起来,中间系一块布,双手持两棍端,另一端在地上拖着走。这些就是人类最初发明的“轻撬”,它的特点是借助滑杆在地上滑动而拖动重物。
7
2025-01
守护地铁安全“生命线”,这些内容你需要了解!
在城市的地下,地铁为市民日常出行提供着高效、便捷的服务。随着地铁的不断建设发展,近年来,全国范围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发生多起外部违规施工危及地铁结构安全事故,如:保护区内违规施工造成隧道被击穿、列车损坏等,导致地铁停运,影响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甚至引发公共安全事件,严重时直接危及到广大乘客的生命安全。究竟什么是轨道交通保护区?保护区内哪些施工会产生影响?如何正确进入轨道交通保护区内施工?
30
2024-12
科普丨地铁既有线“焕新”记:功能提升改造
为适应既有线相关设施设备陆续进入更新改造周期的需要,形成既有线改造工作体系,2024年6月,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改造指导意见》(以下称《指导意见》),作为行业今后一段时期制订既有线改造的技术政策、标准规范、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的指导性文件。在《指导意见》中,协会将既有线改造划分为到期(限)更新改造、功能提升改造与延伸扩建改造三类,今天我们将走进第二类:功能提升改造。
25
2024-12
科普丨侵入限界:守护地铁安全的警戒线
2024年12月22日8时许,上海地铁11号线马陆至武威路站区间,由于外部一施工工地履带吊车倒塌侵入,造成地铁线路设施和一列正常运行的列车受损,所幸的是,此次事故并未造成人员伤亡。这是一场侵入限界事故,本期科普,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何为侵入限界。
18
2024-12
无扰翻新:地铁既有线悄悄“焕新颜”的秘密!
近日,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指导的第一届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设备设施改造技术研讨会在株洲顺利召开。协会副会长丁树奎在会上表示,既有线改造是实现“绿色城轨”“智慧城轨”“融合城轨”的重要途径,对于我国城轨交通由规模增长向质量增强的转型、实现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上一页 ... {{num}} ... 下一页 {{pages}}页 到第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