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当列车关门准备发车时,车站人员如何将乘降信息及时告知列车司机?

在列车关门准备发车时,车站人员通过标准化作业流程将乘降信息及时告知司机,主要包括以下方式:视觉确认(如手势信号或电子指示屏)、语音通信(通过无线对讲或站台广播联动)以及联控用语标准化(如车机联控指令),确保司机准确掌握乘降状态后安全发车。

近日,天津地铁采用了“车地互联无线通讯系统”,实现了高效沟通。该系统首次把“LoRa无线传输技术”应用到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组织管理体系中,创新构建站务人员与列车司机的实时交互通道,有效降低运营风险。

该项技术已获3项专利授权,目前在天津地铁1、4、5、6、9、10号线及津静线市域铁路投入使用,推动行车安全可靠性提升。


Q:西安地铁8号环线如何用"黑科技"打造国内首条全自动智慧环线?

作为国内首条全自动运行环线,西安地铁8号环线在“智慧地铁”建设方面的创新应用成果斐然,于智慧运维、精准调度等方面展现“黑科技”的魅力。

1车控室智慧平台实现一键开关站及客流管理

“智慧地铁”通过数据支撑与技术支撑,利用智能传感器、智能视频分析、移动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打造综合运管平台,提供化繁为简、场景化的操作界面,服务于维保和乘客出行。

在运维端,车控室工作人员可通过车控室后台控制平台,能够实现综合看板、一键开关站、环境在线检测、客流管理、能耗管理等十余项运维管理功能,让车站客运组织、运维管理、乘客服务等多项工作有机融合、提质增效,目前相关车站保洁还用上了扫地机器人。

2“智慧厕所”功能让乘客掌握卫生间占用情况

在服务端,乘客可通过无人票亭智能客服、语音购票功能、智慧安检、人脸识别通道、乘客智能咨询终端、车厢拥挤度识别、智慧厕所等功能,更加全面地掌握出行信息,提升通行效率。

比如在西安地铁新线中广泛运用的 “智慧厕所”功能,市民乘客可以通过站内智慧卫生间导视平台,实时了解卫生间占用情况和空气质量,提升人员使用效率和环境质量。

3AI应用系统服务更多运营场景

为积极应对西安地铁高效运营、故障处理、服务质量提升、乘客安全保障等多方面挑战,西安地铁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打造了西安地铁AI应用系统,进而提升地铁运营管理水平与安全保障能力。

目前系统已实现AI企业知识问答系统、AI员工训练助手、AI故障诊断、AI故障预测、AI大数据分析和AI智能云盘六项功能,未来将持续借助AI大模型的核心技术,不断优化系统平台的功能和稳定性,引入多模态与AI智能体等更多创新技术,切实服务于运营场景、服务乘客出行。

4实现自动唤醒发车自动驾驶等功能

雁鸣湖车辆基地DCC是8号(环)线全自动运行线路的指挥中枢,负责基地内的生产运营、行车组织、施工管理、电客车管理、车辆检修、应急处置和指挥等。

作为地铁列车“归港”与“启航”的指挥枢纽,DCC设置了智能化设备,实现列车自动唤醒发车、自动驾驶、自动回库休眠、自动洗车等功能,可远程盯控列车运行数据,确保列车运行的可靠性和应急响应的及时性,成为环线平稳运营的基石。

5智能巡检机器人自动识别车底部件异常状况

在全自动运行车辆运用检修库,还有一名特殊的“检修工”,即车辆智能巡检机器人。方形的车辆智能巡检机器人,身上“长满”传感器探头,它分为行走底盘系统、机械臂规划系统、智能感知系统三个子系统,通过自主导航、多自由度柔性协作机械臂控制、高清光学成像、图像模式识别等先进技术,能够对车底关键检修点进行2D/3D高清成像,行走在地铁列车下,便能智能识别车底关键部件异常状况。

同时,系统通过自主导航、自动巡检、无线传输、图像识别、深度学习算法等技术进行多股道作业,实现对列车底部、侧面各部件的紧固件、渗漏油、外观情况等方面的状态检查,以提升运营安全管理效能。


Q:赶地铁时,列车的车门会不会夹到我?

赶地铁时,你是否担心过车门突然关闭夹到人?其实不必过分忧虑,如佛山地铁的车门里就隐藏着智能防夹、自动报警、多重联锁等四大安全“黑科技”。

1障碍物检测:车门会“自动弹开”

车门一旦感应到夹住人或物品,会立刻弹开并重新尝试关闭。如果连续3次失败,车门会直接“罢工”保持开启,同时向司机发出警报。

2车门与列车“联锁”:关门≠能发车

所有车门必须100%关闭,列车才能启动。哪怕有一个车门没关紧(比如夹住书包带),列车都不会开启。司机室的屏幕还会实时显示问题车门位置,以便工作人员秒速处理。

3弹性密封条:夹住衣服、包包也不怕

车门间的黑色密封胶条柔软有弹性,既能稳固闭合,又不会对衣物、薄纸片造成损伤。不过,超薄物品系统可能无法识别。

4司机“双保险”确认

发车前,司机必须通过监控画面和“门关好指示灯”双重确认所有车门状态。

来源:人民城轨、天津地铁运营、轨交智慧车站、佛山地铁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