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不用刷卡、刷码就能丝滑进站乘车?
A:随着智慧交通的快速发展,2025年国内多个城市的地铁系统已实现或正在测试免刷卡进站和无感支付技术,极大提升了乘客通行效率。
其中,深圳地铁在“刷脸进站”和“无感支付”技术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并已在国内率先试点“1米闸机”自动售检票系统,支持“刷脸”“刷掌”等多种生物识别方式过闸。
1)刷脸进站技术成熟应用
深圳地铁已在6号线支线、11号线、12号线等多条线路部署刷脸进站系统,采用3D结构光技术实现秒级识别,支持戴口罩验证和信用支付模式。该系统通过金融级加密保障数据安全,未来将逐步覆盖全网并实现"湾区一卡通"跨城互联。
2)1米闸机创新突破
国内首创的最小化"1米闸机"系统在深圳试点,集成刷掌支付技术,通过掌静脉识别实现无接触过闸。该设计大幅提升通道通过效率,部分闸机已支持"刷脸+刷掌"双模识别,为特殊人群提供无障碍通行方案。
3)多模态支付生态构建
深圳地铁正打造"刷脸+刷掌+信用支付"的立体化无感支付体系,20号线率先实现全功能商用。未来将通过生物特征融合技术,进一步拓展声纹识别等新型验证方式,推动轨道交通智慧出行进入"无终端
Q:5G公专网是什么?它如何服务地铁车辆的运维升级?
A:5G公专网是地铁专属“高速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地铁运营面临通信网络多网冗余、运维成本较高、数据传输效率低下等痛点,传统技术难以支撑实时监控、应急响应等智能化需求。
以无锡地铁为例,为保障地铁运营安全、提升运行效率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无锡地铁以问题为导向,依托运营商既有的移动5G基站、核心网等设备设施,对4号线列车进行了5G公专网改造。这一技术升级为列车视频、在线监测、应急指挥及场段智能检测系统搭建了一条“专属高速公路”。
5G公专网改造项目成功实现七大业务场景的5G迁移与升级,多项技术指标成为行业领先:
·车辆运维:车载CCTV高清视频实时传输,列车状态数据远程下载,故障数据精准定位,运维效率提升60%。
·乘客服务:5G组播协议赋能超高清PIS直播,视频卡顿率小于1%,乘客视听体验显著优化。
·应急指挥:实现5G集群调度音视频实时通话,列车紧急文本实时下发,为突发事件处置提供强力保障。
·智慧场段:集成场段智能设备,数据延时低、系统扩展性强。
作为全国首个既有线全线全列车多业务综合承载 “车地云”一张网改造案例,5G公专网改造项目成功打通了列车、场段、控制中心数据链,为轨交智慧化升级提供了系统级解决方案。
Q:在地铁车站内不用接触就可以坐电梯、洗手、看裸眼3D!这是什么原理?
A:近日,合肥市元宇宙产业协会会员单位安徽省东超科技有限公司的“无介质空中悬浮成像”技术成功落地合肥轨道交通5号线杏花公园站,通过人机交互方式的革新与三维立体影像的呈现,为市民构建起充满未来感的公共空间体验,彰显了合肥市元宇宙相关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的创新实践。
1)“无介质”空气屏幕:抬抬手,指令“空中达”
非接触式电梯交互终端:乘客无需触碰物理按键,通过非接触式的虚拟按键就能实现“隔空”选电梯楼层,抬手轻指间,楼层选择、开关门指令瞬间响应。
智慧洗手台控制系统:集成于洗手台的非接触式交互模块,支持挥手调节灯光亮度、控制水流启停。
2)空间光场悬浮技术:裸眼3D解锁沉浸式场景
乘客无需佩戴3D眼镜和触摸屏幕,就能在地铁站领略庐州风光。站在三维悬浮展示台前挥挥手,庐州古城的千年光影、科学岛的科创脉动、巢湖的波光粼粼……全都以裸眼3D形式“悬浮”空中,解锁“科技+人文”的新玩法。
来源:人民城轨、深圳地铁、无锡地铁在线、合肥轨道交通、合肥市元宇宙产业协会
Copyright © 2024 dltransgrp.com 版权所有 辽ICP备1800748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