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宋敏华,协会副会长、北京交大城轨校友会会长、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郜春海,交通大学校友总会特邀代表、协会专家和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韩宝明出席会议;协会副秘书长、东盟合作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北京交大城轨校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元胜主持会议。

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宋敏华代表协会致辞。他结合协会积极推动“轨道+低空”协同发展和积极拥抱人工智能的工作实践,分享了自身对于“创新破局”的感悟。他表示,不断的思考,持续的创新,是我们工作中的永恒主题,也是年轻人的使命和担当。期待通过校友沙龙能够启发大家创新的思路,鼓舞大家破局的勇气。希望大家热情拥抱创新,用好现代技术,共创“新时代中国式城轨交通”!

协会专家和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韩宝明代表交通大学校友总会致辞。他表示,上海、西安、西南和北京四所交通大学同根同源,交大校友血脉相连,始终是城轨事业的重要推动者和引领者。依托本次沙龙搭建的交流平台,多位校友企业家、专家将分享在人工智能、绿智城轨、城轨国际化等前沿领域的创新实践与思考,为城轨事业创新破局贡献交大智慧。

01人工智能实践:应用至上

协会副会长、北京交大城轨校友会会长、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郜春海,从AI技术的演进、低空经济的规模化发展和AI赋能低空经济的探索等三个方面,作了《AI与低空经济新质交融,全维共筑产业新生态》主题分享。

青岛城市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宏宇,以《基于人工智能赋能的智慧城轨解决方案实践与探索》为题,系统讲述了青岛地铁在AI驱动下的智慧城轨建设经验成果和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北京卡特加特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廖翌棋,以《从人工到智能,转型零阻力》为题,通过分享城轨企业AI转型的具体案例和介绍卡特加特企业AI转型产品,就“城轨行业企业如何AI转型”提出了独到见解。


02绿智城轨:创新无止境

上海电气自动化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陆雪忠,针对城轨车站机电设备普遍存在的“六多一高”现象这一痛点和难点,分享了行业首创的《车站机电多专业综合&智能维保(iPHMart-S)系统和整体解决方案》。

北京地铁技术创新研究院副院长谢莎婷,从行业发展形势与挑战、国内外经验与启示、北京地铁当前工作、思考与启示等维度介绍了《城轨交通既有线改造的探索实践与思考》。

上海睿而维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华东交通大学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性能监测与保障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黄俊飞,结合多项实战案例,系统介绍了本企业《基于AI和大数据的轨道结构智慧运维》的解决方案。

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科技创新部一级经理陈楠,基于对国内外案例的研究和供需情况分析,按照初步尝试、研发系统、研发装备的不同阶段全面阐述了《城市轨道交通快递物流运输技术创新探索与实践》。

上海嘉成轨道交通安全保障系统股份公司董事长史和平,聚焦上海市轨道交通11号线一期工程站台门改造的真实案例,通过视频形式再现了《基于全生命周期智慧管理平台的站台门无感改造》的伟大工程。


03城轨国际化:走出去,能破局

中航国际埃及分公司维保执行经理谷素斐,以《中国轨道交通“走出去”可持续发展探讨》为题,全面介绍并总结了埃及斋月十日城铁路项目案例,为中国城轨交通更好地走向国际化提供了宝贵经验。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城乡规划系副主任、《Urban Rail Transit》执行主编张纯,从快速城市化与轨道发展需求切入,重点分享了东南亚国家轨道交通领域的国际项目合作案例,并对国际人才培养的挑战与应对进行了深刻总结。

沙龙虽已结束,但探索永无止境。源自交大的创新薪火,必将在校友们的接力中愈燃愈旺。我们期待,今日的思想星火,能照亮明日的实践之路;我们坚信,深厚的校友情谊,将汇聚成推动城轨行业向前、服务国家发展的磅礴力量。

来源:人民城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