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期间,参会人员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谈体会、看未来,激情澎湃。

与前两届大赛相比,本届赛事有哪些新亮点、新突破?辽宁省国资委副主任程晓泽表示,特点之一就是参赛范围更多元。除了在原有驻辽央企、省市属企业作为参赛主力的基础上,本届大赛还邀请了科研院所、高校、医疗机构参赛。同时,与国企联合发起项目的民营企业也具有参赛资格。此外,在评选环节,本届大赛引入“场外”评委进行线上投票,扩大项目的社会影响力,加速创新成果的市场化进程。

作为大赛的专家评委,辽宁省科创公司总经理许壮志透露,本届大赛特别设立了“揭榜挂帅”项目榜单与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需求发布,“有的放矢”推动实现企业需求与创新成果有效对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在第二届星火创新创意大赛中,辽渔集团高磷脂低粘度南极磷虾油产业化项目获得一等奖。辽渔集团副总经理刘冬梅表示,大赛对国企中的年轻力量非常具有吸引力,大家更专注于科技创新,年轻人的智慧和力量,用科技创新的方式,赋能到工作当中,大家的创新创业热情更加被激发。

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算力基础设施的建设。联通(辽宁)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天水介绍,辽宁联通在全省打造了57处数据中心,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建设提供最基础的算力保障。此次参赛,希望借助平台力量,进一步联合省内的央企、国企,挖掘更多AI赋能产业发展新场景。

作为参赛的高校代表,辽宁中医药大学带来了最新的创意产品——一体式电动拔罐器。辽宁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医药标准化所所长李可大指出,中医药的现代化体现在中医药装备的现代化。此次参赛目的是吸引技术和投资,带动中医药装备的研发,推进中医药装备产业化。

鞍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的铁基粉末燃料开发与应用项目,获得了上届大赛的一等奖。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廖相巍强调,得益于大赛搭建的高层次平台,促成了与顶尖投资机构和产业伙伴的深度对接,有力推动了这项技术成果从实验室向产业化加速迈进。

来源:辽宁国资、辽宁日报·辽望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