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标准阵地建设,筑牢城市文明根基

“公交服务驿站”是交通集团重点打造的志愿服务品牌,自2017年萌芽,历经“爱心水站”升级,至2025年已进入第三期建设阶段。目前集团团委进一步强化志愿服务的组织保障与资源统筹,构建起“集团统筹、站点负责、志愿者执行”的三级管理机制,实现了服务标准统一、后勤保障有力、运行高效有序。今年4个驿站均配备AED(自动体外除颤仪)、饮水机、爱心药箱、便民物资等,建立健全服务管理制度,实现“阵地标准化、服务专业化、管理精细化”。

各项物资精准投入,服务保障坚实可靠

各枢纽站根据客流特点和地理位置,实现物资精准配置:森林动物园南门站作为旅游热点,配备纸杯16,000个、大桶水500桶、消毒湿巾45桶,充分满足旅游旺季需求;和平广场站毗邻商业区,配备茶叶25包、纸抽20提,提升服务品质;华南站服务周边社区居民,重点配备医用应急物资;大连火车站面对八方游客,配备多语种导乘资料和应急药品。

青春力量专业服务,志愿团队风采卓然

这支队伍来自调度、站务、维修、票务等一线岗位,平均年龄32岁,其中,党团员比例达66.7%。在服务能力方面,所有在岗志愿者100%通过岗前培训考核,100%掌握基本急救技能;在服务安排上,创新实施“固定岗+流动岗”“平日班+周末加强班”的弹性排班制度,确保各站点在节假日客流高峰时段服务力量充足。据统计,志愿者月均服务时长超过160小时,出勤率100%。

服务特色亮点纷呈,真情奉献温暖人心

志愿服务期间,志愿者们凭借专业能力与满满爱心,书写了诸多温暖故事。森林动物园服务驿站组织志愿者手绘景点指示牌并固定于栏杆处,清晰引导游客路线,成为众多游客拍照打卡的服务亮点;和平广场服务驿站志愿者主动学习英语、日语基础服务用语,为外国游客提供精准导乘,让驿站成为“跨文化服务的窗口”;华南服务驿站在中、高考期间设立“爱心服务台”,配备急救箱、2B铅笔、橡皮、尺子等应急物品,及时解决考生及家长的临时需求;大连火车站服务驿站配备老花镜、血压计等适老设备,志愿者曾为79岁老人详细讲解出行路线,被老人称赞“如家人般贴心”。

品牌影响持续提升,媒体社会广泛赞誉

作为大连市公共服务领域的特色名片,“公交服务驿站”的品牌效应日益凸显,持续受到各级媒体关注。《辽宁日报》、学习强国平台、《新闻大连》、《大连日报》等省、市主流媒体,均多次对驿站服务进行采访报道,将其作为城市文明建设的典型范例。此外,团省委、市领导等也先后到驿站调研指导,对志愿服务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据统计,本年度各站点留言簿共收到市民游客表扬留言352条,字里行间满是对“公交服务驿站”的认可与称赞。

后勤保障细致入微,志愿服务持续发展

交通集团团委高度重视志愿者保障工作,从多方面为志愿服务保驾护航。规范服装配置,为每位志愿者量身定制2件透气速干材质工装,工装印有“青年志愿者”标识,既提升志愿者专业形象,也增强团队辨识度;做好防暑保障,夏季为志愿者配备防暑降温包,内含防晒用品、清凉油、饮用水等物资;注重人文关怀,定期走访慰问志愿者,组织开展团建活动,进一步增强志愿团队凝聚力。

2025年“公交服务驿站”虽暂告一段落,但大连交通青年志愿服务的脚步从未停歇。过去六个月里,志愿者们累计投入1647小时服务时长,提供近3万次真诚帮助,生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也让“公交服务驿站”成为大连这座城市中一座座“暖心的服务站”。